氢能源燃料电池复合石墨双极板解决方案提供商

News
Home
About US
Products
Solution
Cooperative enterprise
Talent
Message
Contact Us

热门关键词: 模压复合双极板  模压石墨双极板

您的位置: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青岛杜科【创新链与产业链协调】
来源: | 作者:杜科新材料 | 发布时间: 2022-05-17 | 750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岛氢能产业:瞄准前沿多点突破

青岛日报2022年05月17日

青岛日报2022年05月17日版面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  光

 眼下,全国各地竞相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布局推动力度,氢能产业发展日渐活跃的信号清晰释放。在示范应用上,继北京、上海、广东之后,河南、河北也获批入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更是明确氢能产业的战略地位,让氢能产业进一步升温。作为山东氢能产业“两大高地”之一,青岛的氢能产业正处在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搭建的时期,涌现出一批在行业关键环节练就“独门绝技”的领军企业,并通过联动合作形成了产业链耦合效应。

 自主创新为行业降成本

 氢能是一个尚处在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还面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推广应用成本过高等诸多“成长的烦恼”。

 “创新引领,自立自强”是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原则。氢能技术链条长、难点多,现有技术经济性还不能完全满足实用需求,亟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储能系统等主要环节创新突破,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

 在燃料电池领域,国家五部委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考核评价规则》将其分解为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双极板、氢气循环系统、空气压缩机等八大关键核心技术。

 “目前行业内突破关键技术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消化引进吸收的路线,一条是自主创新路线。

 在燃料电池电堆中,双极板是仅次于膜电极的核心零部件,采用类似三明治的结构层层叠加。一辆80千瓦电堆的轻卡需要的双极板数量约为300组,目前市场价为150元左右一组。这意味着,整个电堆仅双极板成本就高达4.5万元左右。

 依托自主研发的配方和工艺创新,青岛杜科新材料氢燃料电池电堆用复合双极板采用冷压成型,其加工成本仅有硬质石墨板的5%左右,电导率及强度等关键指标显著优于膨胀石墨板,使用寿命及成本明显优于金属板。目前,青岛杜科新材料已经在平度建成年产100万组的复合双极板生产线,将单片双极板的制造时间压缩至30秒,生产效率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杜科新材料的背后是另一家上市青汉缆股份。在此之前,汉缆股份就已投资成立了青岛汉河氢能装备有限公司。根据公司财报,汉缆股份正在进行70KW氢燃料发电车项目配套发电车核心组件的研发,这一车型是为杭州亚运会定制研发,届时将为场馆或通讯提供不间断供电服务。

 氢能交通是氢能利用先导领域。目前青岛氢能产业的布局和应用场景也大都聚焦于此。作为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联合组织实施的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氢进万家”的主力落地城市之一,截至目前,青岛已运营氢燃料电池车辆360余辆,建成加氢站5座,青岛港成为中国*早开展氢能轨道吊和港口氢能集卡示范应用港口。

 放眼全国,推广规模被列为考核燃料电池汽车各示范城市群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的重点之一。目前京沪粤冀4个城市群已公布了各自5300辆、5000辆、10000辆和7710辆的目标。各地也陆续出台积极的配套政策。这意味着,仅5个城市群就将在2025年实现超过3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推广,这一规模接近2021年末全国氢燃料电池车总保有量的3倍。

 氢能与储能日前被列为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对青岛而言,要掌握这一产业的核


全国咨询热线
+86-0752-5587120